攻城從來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,無論對于攻方還是守方都是如此,攻方集中大量人手,辛辛苦苦打造數量繁多、種類齊全的攻城器械,蟻附攻城,而守方則使用密集的箭矢、檑石木炮瓶灰金汁,把爬梯的敵人給打下來,就象秋風掃落葉,又或者是下餃子一般掉落。
不時澆下一壇壇火油,把梯子給點着,燒成一個大火炬。
士兵們遭受各種各樣的“魔法攻擊”:被火燒死、石頭砸死、(糞)水浸死、石灰揚眼等等,還有箭傷、刀傷等物理攻擊。
好不容易爬到城上,大家短兵相接,能上到城牆上的攻方人數一般不多,他們遭遇到多人圍攻。
敵我雙方的神經繃緊,看誰支持不住,就是身死道消的結果。
所以攻城戰,能不打就不打,換作是先前,呂家軍絕對不會這樣的硬拼,這是虧本生意。
殘酷的攻城戰打了半個月,呂家軍死傷過二萬人,但軍隊人數不減反增,加強到每軍五萬人,有二個軍,呂文德原本有六萬人,現十萬之衆,聲勢浩大地圍困淮安城,圍得象鐵桶一般。
呂家軍人數增加自然少不得蒲總督的支持,按軍制,總督作為地方大員,掌握人員錢糧的安排,呂家軍倒下多少,他給補充多少,同時增加兵力給呂文德,還有錢糧軍資輸送是源源不斷,絕不含糊!
一句話,你隻要專心要仗,其餘的事情交給我來辦!
從後方到前線的路上,運輸物資的車輛、人員絡繹不絕,蒲總督調動了郭明亮一個軍部隊充當護糧隊,他們把前來破交的鞑子遊騎兵給趕跑了。
這麼一來,呂家軍攻城器械充足,部隊上上下下,吃飽飯,頓頓有肉吃,天天喝着奶茶上陣,奶茶比酒還好,既提神醒腦也補充體力,大家精神百倍,從來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!
北宋宋神宗來了個五路攻西夏,鄜延路經略安撫使沈括在他的着作《夢溪筆談》裡對此戰役夫的搬運數據有詳細記載,一個役夫可挑運糧食六鬥,而六鬥糧食可供應兩人往返九日的路程。意思就是一個運糧的役夫可以支撐一個士兵離開糧草倉儲地,向西夏境内推進九天。
極限情況就是役夫行進九日,吃掉15鬥糧。然後給前線士兵最多留下十八天的食物3鬥糧,因為役夫自己返回的九日還需再吃掉15鬥糧。而士兵也沒有繼續前進的能力,不原地等待他們就無法接收役夫的下一輪補給,也無法保障撤退時有足夠食用的糧食。
這就是後勤給軍隊劃定的推進終止線,要突破這個終止線有三個方法,一是增加役夫數量,多個役夫保障一名士兵。二是在後勤基地和前線之間增加後勤中繼點,通過分段運輸的方式将後勤基地向前推。三是以戰養戰,在敵境内獲取糧食。
但前兩個方法在增大“終止距離”的同時也會大幅度提高後勤運輸消耗,對于已舉全國之力的北宋來說并不現實。第三個方法,由于宋夏之間地域的荒瘠而等同于無。
那麼現在就是一個數學題了,二十到二十五萬民夫能支撐三十五萬宋軍向前推進幾日?就算民夫按大數二十五萬算,最終也就七天。當時宋軍一日行軍距離最多四十裡,也就是說宋軍的推進極限是離開倉儲地前進三百裡左右。
現在是明朝,運輸狀态無大改變,明軍的推進極限比宋軍穩好一些,從高郵軍(高郵市)到淮安城距離二百裡地,正處于明軍的補給圈内,加上護送部隊給力,鞑子破交失敗,緻使前線呂家軍的物資供應無匮,讓呂文德找不到任何的借口。
呂文德私底下對呂文煥道:“a了個巴子的,勞資想不盡全力都不行啊!”
南朝富裕,物資充足,一旦把力量向外施展是相當的可怕。
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,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。
相鄰推薦:夏日限定 日出 畫春冊+番外 我醉欲眠 我拿鬼當提款機 一劍修魔 Beta不卑微倒追後,渣A卑微了+番外 [清穿]三朝太妃+番外 我的熱情僅限于你 第一天 非物質遺産 芳時歇 七月柒 天道如俠+番外 開局被架空,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千千結 被剖腹慘死,重生後王妃掀了王府 穿成反派炮灰雄蟲後[蟲族] 曽宅 言不由衷+番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