落入下風的章惇不甘心失敗,于是話鋒一轉,不在亡國之君轉世一事多做糾纏,轉而指責趙佶“輕佻不可以君天下”!
前文提過,為什麼嫡長子繼承制度是最合适最有利于穩定的選擇繼承人的方法,因為嫡長子這個身份是固定的,這樣一來就可以避免了紛争,而賢明是沒有一個标準的,完全看是誰掌握了話語權!
輕佻與賢明是一樣的道理,什麼是輕佻?同樣是一件事,你可以說他是輕佻,也可以說他是穩重,完全看話語權在誰的手上,誰擁有最終解釋權!
章惇指責趙佶“輕佻不可君天下”,也隻是在做垂死掙紮,在曾布等人站到向太後的那一刻開始,章惇就注定了已經失敗。
輕佻、賢明這也許騙騙泥腿子還可以,但拿到朝堂之上說話,就顯得十分難看了,像這種在繼承人問題上以輕佻賢明作為突破口,都是權臣的表現,而大宋恰恰是最容不下權臣的!
大局已定,毫無準備的趙佶登上了皇位,成為趙宋的第八位皇帝,對向太後的感激之情那就可想而知了,而曾布也因為當時力挺趙佶,随後得到了回報,成為了宰相。
這種擁立之功,對皇帝來說是刻骨銘心的。趙佶年少,又是意外繼位,缺乏系統的儲君生涯鍛煉,對于繁雜的朝政,繼位之初他也是有些蒙的。
這時候,已過花甲之年、從政經驗豐富的曾布,更多的扮演了長者和帝師的角色。從曾布留下的日記裡,我們可以看到,這段時間徽宗時常與他交談、向他問計。
隻是曾布私心太重,對章惇、蔡卞、蔡京等人落井下石,搶宰相韓忠彥風頭,無節制的任用私人,已經引起了宋徽宗趙佶的不滿,其在對待張安安的問題上,又犯下了嚴重的錯誤,使得宋徽宗趙佶這才下定決心用蔡京取而代之。
再說向太後,等到趙佶做上了皇帝,向太後以朝局不穩,使得皇帝請自己權同處分軍國事,向太後以長君辭。宋徽宗泣拜,乃移時乃聽。
太後幹預朝政,在趙宋已經是習以為常的了,宋朝18位皇帝時期,垂簾聽政的太後多達9位。
向太後要幹預朝政,宋徽宗趙佶也不意外,反而覺得終于可以放心了,這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,向太後硬怼當朝宰相也要自己當皇帝,肯定是有其目的的,現在看來應該是向太後看中了自己沒有根基,好操控,這才選擇了自己。
宋徽宗趙佶也是很配合向太後,老太後要幹預朝政就幹預吧,反正自己還年輕,白撿個皇帝多等幾年再親政,何樂而不為呢?
大家都知道,太後幹預朝政,往往會引起皇帝的不滿,甚至是敵視,向太後既然要為向家謀一個未來,又何必多此一舉呢?
這正是向太後的高明之處!
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,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。
相鄰推薦:養嬌嬌 快穿之強勢追夫 重生成豬,能吃就無敵 系統助我重振大明 那個男二上位了 長生從娶妻開始 靈亂三國 四個大佬想攻略我 我靠演技征服全宇宙[穿書] 在年代文裡逆襲 隻想做個纨绔 我渣過的男主黑化了 重生1984老婆孩子熱炕頭 重生後成了大佬的小撩精 我的江湖往事 醉吻 敗者暖床 今日宜可愛 尋寶全世界 廢柴黴神靠美食轉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