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豐元年,重陽節。
徐州的黃樓正式竣工,适逢佳節,趁清虛居士(王鞏)也在,蘇轼決定舉行一場全民大聯歡,演奏一些宏大的音樂,共同來慶祝黃樓的落成。
關于這座黃樓的用料,還得從西楚故宮說起。
公元前206年,項羽在秦末戰争中獲勝,定都徐州,于是大會諸侯,分封了十八個王,他自稱西楚霸王,故稱其居住的地方為西楚故宮。唐、宋兩代,西楚故宮成為當時的刺史衙門,裡面有座霸王廳,一直沒有人敢坐。
蘇轼到徐州任知州後,因建造黃樓缺少材料,又厭惡其有名無實,遂将舊故宮拆除,用拆下來的材料修建了這座黃樓。
如今重修的黃樓,位于今徐州市黃河南路,故黃河南岸大堤上的慶雲橋東故黃河公園内,已成了今日徐州的五大名樓(即彭祖樓、霸王樓、燕子樓、奎樓、黃樓)之一。
蘇轼在黃樓上歌舞升平之時,收到了張安道之子張恕的寄詩,後來得知,小張也給蘇轍寄了一首。兄弟倆得詩後,還互相唱和了一番,這是他們多年來的習慣了。
秦觀寄來了祝賀的書信和一篇《黃樓賦》,陳師道也做了《黃樓銘》,衆人的烘托,使得這次黃樓之會更加的盛世空前。黃樓之會後,蘇轼又在彭城舉行了黃樓詩會,并邀請了王鞏、顔複、張天骥等衆多文朋詩友。
九月十七,張天骥、蘇轼帶着顔複、王鞏登了雲龍山。雲龍山位于徐州城西二裡,這是隐士張天骥隐居的地方。
張天骥,字聖塗,自号雲龍山人,又稱張山人。此人常隐居于徐州雲龍山西麓的黃茅崗,以躬耕自資,并奉養父母。
一行四人趁酒興結伴遊黃茅岡登雲龍山,山上亂石如羊,幾次差點跌倒,中途不勝酒力,隻好醉卧在黃茅岡上一塊較為平整的大石闆上休息。恰逢路人看見,禁不住大笑,都知道這是太守酒醉而佯狂了!
“醉中走上黃茅岡,滿岡亂石如群羊。岡頭醉倒石作床,仰看白雲天茫茫。歌聲落谷秋風長,路人舉首東南望,拍手大笑使君狂。”,此時此景,激發詩情,蘇轼寫下了《登雲龍山》。
這是蘇轼近年來少有的歡愉,一是郡内政通人和,二是有着至交好友王鞏在身邊的陪伴。
清代劉廷玑在《黃茅岡詩》中學道:“滿丘亂石也平平,一醉坡仙便著名”。此石因此而得名:東坡石床。
在此逗留已經十日,好友王鞏就要離開了。
“去國已八年,故人今有誰。”、“公子表獨立,與世頗異馳。不辭千裡遠,成此一段奇。”其時的朝廷裡,王介甫與呂惠卿當權,正人君子們皆以異論,被指為流俗而排斥在外。王鞏雖處朝中,但異于常人,始終不肯屈節為用。
王鞏在徐州期間,蘇轼陪他遊泗水,登桓山,吹笛飲酒,常常是乘月而歸,從遊甚樂。在此期間詩詞唱和一百餘篇,以至于蘇轼在黃樓上曾說,李太白死,世間無此樂三百年矣。
王鞏離别前,蘇轼作詩相送,并将二人的唱和詩寄給弟弟子由。
元豐元年九月晦日,三郡之士舉于徐州,齊聚黃樓之上,以修舊事,并舉辦了鹿鳴宴會。
這個月,蘇轼身邊發生了不少的事情。
首先是劉恕(字道原)病逝。劉恕這個人,前面多次提及過,此人也以史學擅名,在京師時,他就是蘇轼的同事兼好友,曾經與蘇轼形影不離地環繞于司馬光老先生周圍,是個反對王安石集團的最為徹底的勇士。
早年因得罪了王安石,自度京師難留,便請求到南康(今星子)監酒稅,順便還能歸養自己的父母。
劉恕之弟劉格(字道純),此人“讀書強記辨博,文詞粲然可觀,而立節強鲠,吏事亦健(蘇轼語)”,但始終未獲大用。劉格此次來到徐州,帶來了其兄故去的噩耗。
蘇轼因惜其才,連忙給好友、時任京東東路轉運使的鮮于侁去信,想讓好友為劉格謀一差事。
杭州僧道潛來訪,這是二人的初次相識。
道潛,字參廖,(今屬浙江杭州市臨安區)浮村人。“能文章,尤喜為詩”。其中有“風蒲獵獵弄清柔,欲立蜻蜓不自由。五月臨平山下路,藕花無數滿汀洲。”句尤為蘇轼所喜愛,給文與可寫信時告訴大表哥,說道潛詩句之清絕,甚至與林逋不相上下。
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,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。
相鄰推薦:大明國師是個花和尚 無敵,從一間客棧開始 女總裁的身邊龍将 伴生面具 現代封神傳1拟化者 藍色信箱 海島戀歌 全民機娘:開局契約女武神校花 神話三國之挽天傾 烈虎軍 将我們寫成故事+番外 絕世狂龍 重生之農女緻富攻略+番外 開局夢到未來一萬年 天命神女回歸 脫繭 (hp同人)永不凋零 家族式造反 我的筆友朱元璋 陽光正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