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婧深有感觸,“能讀書的女孩子太少了。高中女生很少,即使在長安這樣的大城市。”
“是啊,女孩太難了,女孩的失學率比男孩高,很多家庭頂多讓女孩上到初中畢業。這些女孩能幹什麼呢?進工廠?可工廠的崗位是有限的,有人退休才有崗位空缺。”
“你這麼說的話,似乎從上到下都做的不太好,我們缺少學校,缺少老師,缺少學生,缺少工作崗位。”
“今年是建國30周年,要是能正常進行基礎建設,30年怎麼都能建設的不錯了。”
吳婧默然:是啊,到底是為什麼基礎建設幾乎停頓了呢?建國30年了,實際真正搞基礎建設的年頭隻有10年。
姜明光又說:“不過問題也有兩面性,我們正好趕上了最好的時機,可以投身到轟轟烈烈的建設時代。咱們可以用20年的時間來彌補之前的損失,要追上這20年的損失,必須要更快更好的發展。”
吳婧笑着說:“怎麼什麼到你嘴裡都會變得更好?你真是樂觀。”
“曆史發展的必然性而已,時代在進步嘛,世界總體而言是越來越好的——怎麼說呢?應該是越來越少的戰争、越來越富裕的民衆、越來越強大的國家、越來越多的‘人性’。兩次世界大戰的間隔隻有20多年,而現在已經30多年沒有全球性的戰争了,以後也很難再發生全球性的戰争,這就是進步。”
吳婧糊塗了,“這跟世界大戰有關系嗎?”
“當然有關系。戰争隻會導緻經濟下滑,直接和間接的經濟損失都很大。其實所有東西的本質到最後都是為了經濟服務的,就說上學吧,蓋學校是為了讓更多的孩子有地方上學,從而增加了教師的工作崗位;建造學校會帶動當地建築業的發展,還會讓很多建築工人有工作;你有一所學校,附近就會有居民區,還會需要很多早點攤,居民、學生、建築工人都需要早點攤,這也是工作崗位;學校附近還會需要文具店、書店等等;孩子們都能上學、上大學,大學畢業後能夠有一份穩定的工作,在建設國家的同時也需要吃喝玩樂,結婚生孩子,子子孫孫無窮盡也,樣樣都需要花錢,這不就是經濟嗎?”
吳婧哈哈大笑,“怎麼經濟被你這麼一說好像很簡單。”
“‘治大國如烹小鮮’嘛,道理是一樣的。”姜明光一揮手。
吳婧笑着搖搖頭,“我不懂那麼多大道理,我啊,以後有一份踏踏實實的工作,就算是為社會主義祖國添磚加瓦了。”
“事業心”人人都有,要說誰不曾有什麼遠大理想,那不可能,目不識丁的文盲也知道有錢可以吃香喝辣,過上好日子。學曆教育和知識水平并不劃等号,但當然,有“重于泰山輕于鴻毛”的區别。絕大部分人也隻是想讓自己過的好一點,但“過得好”和“建設國家”也沒有沖突,可以說是相輔相成的,在不違反法律和社會道德的前提下“過得好”,就是為建設國家添磚加瓦啦。
宗齊光不是很理解她為什麼執着四合院,但理解她想花錢的需求,于是跟父母說了這事,又找了自己少年時的小夥伴問了一圈。
宗家搬過幾次家,早先住在東交民巷附近的一個四合院,宗齊光出生後不久,四合院被收公,宗家搬去大雜院;宗齊光上小學後,住在西直門附近一個小區;幾年後搬進地質部大院。
所以他的發小不少,階層跨越大,從大雜院勞動階級到部委大院官二代都有。
首都這會兒四合院不少,還有數千個,大多成了住了很多戶人家的大雜院,少部分還給了原主人。
大雜院顧名思義,雜亂無章,亂搭亂建,不然怎麼能住得下十幾戶人家呢。還給原主人之後,要花大力氣才能整修如前,但修房子要錢,還要不少錢,有人就甩着不管。有工作的話,單位會分房子,可比亂七八糟的大雜院好多了。
有沒有人想賣四合院?别說,還真有!
國慶節之後,首都的天氣明顯轉涼,需要穿薄外套了。快到月底的一天,宗齊光帶着姜明光去了安定門。
阜成門在首都西面,安定門在北面,距離故宮都不算遠,安定門稍遠一點,在地壇附近,阜成門附近則是月壇。
這時候首都也就住到三環,三環往外就算郊區了,二環内當然是好地方,治安又好,沒有特别差的地帶。
尤其姜明光想起來安定門外再往北,将來會是亞運村和奧運村,奧體中心也建在那附近,将來這一片會發展的很不錯。
不過四合院本身不咋地。
因為是在安定門外快接近安貞橋了,已經在二環邊上快到三環,在1979年來說算是比較偏僻,又是大雜院,沒有修葺過,裡面搭建的房間居然有一間倒塌了。
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,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。
相鄰推薦:反派大佬求我不要生下他 從寄宿阿姨家,開始的混蛋人生 大土地的小徒弟 影視諸天:從玫瑰攻略亦玫開始 咒術不回戰,生草整活日常 月色呢喃 末世:開局強吻校花,強闖女寝! 綁定名醫系統之後 讀心吃瓜:我帶英靈魂歸故裡 夫君為何還不和離 戀綜前黑月光她失憶了 我身體都沒了你耐我何 反詐局要宣傳片,你拍孤注一擲? 仰望玫瑰 媒妁之言[八零] (綜漫同人)論警校組和守護蛋的适配程度+番外 天下遍布我馬甲 偏執戰神搶走了公主 小妻别逃,禁欲大叔跪地求名分 爹娘俱亡,我靠趕海種田養活弟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