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數據有了對比後,他就明顯有了緊迫感。
這個問題刻不容緩,也應該跟其他的工程一樣,慢慢開始着手處理了。
……
「接下來是分洪工程,它是通過分洩河道洪水保護防護區安全的一種防洪措施。
新中國首個大型水利工程就是荊江分洪工程,這一工程主要是為了處理長江流域發生特大洪水時建立的。
所以我們接上母親河的治理,也就是長江流域存在的問題。
相比于黃河,長江的災害主要以洪澇為主。
長江三階段,上遊落差大,水流湍急,具有很大的水能,很适合修建水力發電站,比如三峽發電站。
中遊平原,水流緩慢,存在洞庭湖和鄱陽湖兩大湖泊,是長江的蓄水庫。
下遊河道變寬變深,又伴有太湖水系、巢湖水系等重要水系,被稱為黃金水道。
長江上遊流域跟黃河中遊存在的問題很像。
它也是因為上遊出現了水土流失的情況,然後中遊流經的區域是平原,所以就導緻了上遊區域會帶入較多的泥沙到達中遊,形成了地上河,也就是“荊江河段”。
這一流域會頻繁發生洪災,除了河床升高以外,長江中下遊地區本就處于季風氣候區,降水量會受到季風的顯着影響。
單論洪災,它比黃河發生洪災頻繁的原因就跟這個有關。
當降雨帶停留在長江中下遊地區時,降水量會暴漲,伴随着其他支流同時漲水,進而就會導緻澇災頻發。」
電?!
雷電嗎?
把湍急的水流轉化為他們認知中的雷電嗎?
衆人光是想想就覺得可怕,那麼危險的東西,為什麼後世還要研究……
至少在他們眼中,雷電就跟水災旱災一樣,隻會給他們造成損害,所以他們對待雷電都抱有一顆敬畏之心。
但也有不少學者對電的這個内容産生了極大的興趣。
西漢《春秋緯》中就已經記載了“瑇瑁(玳瑁)吸衤(yi)若(細小物體)”。
東漢王充在《論衡》一書中還解釋了雷電現象的起源,即夏季陽光的高強度照射産生了雷電。
為了印證自己的觀點,王充還做了實驗。
他把水澆在正在煉鐵的火上,火苗上就出現跟雷電類似的現象。
南北朝《炮炙論》中記有“琥珀如血色,以布拭熱,吸得芥子者真也”,從這裡改用手摩擦生電為用布摩擦生電,靜電的吸引力會大大增加。
其他朝代的學者們,對于雷電方面的記載也不少。
……
漢(127),劉徹聽到發電站,很快就想到了剛開始的投影。
當初很多人都不懂,他也不懂那個東西到底是怎麼運行起來的,那個屏幕又是如何顯示信息的。
現在他算是想明白了,隻要這個水電站能被建起來,很多問題估計很快就能迎刃而解了。
劉徹心中惋惜,那個水力發電工程在這個部分不講。
也許是目前講的内容足夠多,他們應該先做好最基礎的工程。
……
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,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。
相鄰推薦:閉關五年,出山即無敵 身為天才,我居然是家裡最弱的? 娘娘,你也不想讓皇上知道吧! 太子妃一心隻想躺赢 帶着紅警基地車穿越亮劍 我在苦境當前輩 我的前妻是皇後 英雄聯盟秘聞錄 我與月亮有個約定 你有天眼不去賭石,又在亂看 大明嘉靖:從長生開始 淺嘗春色 天!他白天動怒晚上動情 救世主:百年之仇 玄門團寵來渡劫,反派全都退一邊 上門龍婿(葉公子) 我在古代混日子的那些年 隻要馬甲夠多,劇情就殺不死我 無暗紀元:蘇醒 暴雨追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