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《詩經》中有言:“山有扶蘇,陰有荷華。”扶蘇,意為枝繁葉茂,生機勃勃。始皇為自己的長子取這個名字,定然寄托了他滿滿的期望與喜愛。與其他兄弟不同,扶蘇很早便能參與政事,曆史上記載了他很多次上書言事,即便與始皇意見相左,始皇也不曾責罰疏遠。】
【直到那一次,他為方士求情。當時,始皇追求長生的夢想破滅了,他隻能選擇将大秦天下交給培養多年的長子,可是扶蘇卻過于仁善天真,這樣的性格怎能擔起大秦的天下。始皇将扶蘇派遣到長城戍邊,想要用鐵與血将他的性格拗轉過來,可惜,已經太晚了,始皇沒有時間了,大秦也沒有時間了……】
天幕上出現了一個石碑,上書“秦扶蘇墓”,“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”等字樣。
【這是扶蘇墓,位于陝西省綏德縣城東,被譽為“天下第一太子墓”。雖然曆史上的扶蘇從未得到太子的封号,但後人卻很樂意将這個名号贈與他。太史公在《史記》中形容扶蘇公子“剛毅而勇武,信人而奮士。”為人寬仁,有政治遠見,他看到了秦朝制度中隐藏的危機,敢于對始皇的政策提出不同的意見。】
扶蘇神情更加專注,他想知道後世是如何評價自己的。他幼時接受法家思想,如今又受到儒家影響,他清楚的知道法家對黔首的壓迫,這種壓迫是不能長久的,他想要改變這一切,想要勸說父皇重用儒家,可父皇卻認為法家的“愚民”、“弱民”才是長治久安之道。
秦始皇也在看着天幕,看到扶蘇的墳墓,他心裡多少有些難受,畢竟這是自己寄予厚望的長子,長子是要繼承家業,傳承自己的統治的。
【很多人将秦朝的滅亡歸結于扶蘇自殺,胡亥上位。似乎,隻要扶蘇沒有自殺,就可以成為大秦的救命稻草,挽救即将崩潰的大秦帝國,但,真的有這麼容易嗎?】
扶蘇:我能行嗎?
天幕之前提出的大秦弊病,我能解決嗎?
父皇都做不到的事,我要如何去改變?
【蒙恬手下有十萬大軍,但這十萬大軍是為了戍守邊關,抵禦匈奴,在不知始皇已死的前提下,他們不可能跟随扶蘇返回鹹陽。】
蒙恬默默點頭,是啊,長城兵團是大秦的軍士,是陛下的軍隊,不是他說一句話就會赢糧景從的。
再者,長城兵團要防禦匈奴,重擔在肩,也不可能随意離開北方。
【對于秦朝的臣民來說,秦始皇就是被神化的存在,他們怕是沒有想過秦始皇也會生老病死。而扶蘇早已被放逐出鹹陽這個政治中心,雖然有長公子的名頭,但畢竟不是儲君。春秋戰國時期,無數被放逐的太子都被廢了,離開鹹陽的扶蘇已經失去了最大的依靠,面對秦始皇的遺诏,又有幾人願意跟随扶蘇。】
扶蘇抿唇不語,他雖偏向儒家,但也是自幼接受法家思想長大的,清楚秦朝的律令,面對父皇的聖旨,如何能不聽從呢。
始皇:“扶蘇,若再來一次,你還會自殺嗎?”
扶蘇咬咬牙,還是實話實說:“父皇,兒臣不能亂了秦朝的律法,面對君父的聖旨,兒臣定會遵旨而行。”
始皇心中不知是欣慰多一些,還是恨鐵不成鋼多一些,他隻能将其點破,“律法是用來規範臣民行為的,你是君,不必嚴守律令。”
靈活點啊,傻孩子!
扶蘇猛地擡頭,他接受過許多老師的教導,但從沒有人教他陰謀厚黑,始皇的話如醍醐灌頂,他有種打開新世界大門的感覺。
始皇歎了口氣,決定還是自己親自教導吧,那些臣子如何知道為君之道,把扶蘇都給教傻了。
【再者,嫡長子繼承制是周朝的禮儀,是儒家所推崇的,秦朝從來就沒有嫡長子繼承制,而是“擇勇猛者而立之。”秦孝公、秦莊襄王都不是嫡長子,秦始皇也沒有嫡子,從這一傳統來看,秦始皇臨死前立胡亥也不是不可能的事,有遺诏,有丞相擔保,群臣就更不可能提出異議了。】
不少朝臣倒吸一口涼氣,他們突然想起之前天幕說過的“趙國的傳統”,細思極恐啊。看來,大秦還是要有一個有序傳承的制度,不然,這種“變故”定會一再發生。
後世的儒家學者則是傲然一笑,這就是不信儒家的代價!
【從趙高的言辭中,可以了解到,胡亥做公子的時候定然還是有所僞裝的。在沒有見到胡亥倒行逆施之前,誰能知道這是個千古無一的昏君暴君。不得不說,趙高是玩陰謀的行家,他先讓胡亥殺了扶蘇,又殺了所有的兄弟姐妹,自滅滿門,其他大臣除了擁護胡亥還能怎麼做呢?】
【一百多年後,西漢另一位太子面對奸臣的污蔑,憤而起兵,他要見到自己的父皇,傾訴冤情,他不想面臨扶蘇的局面,被一張不知真假的诏書賜死。可惜的是,雖然他的父親還活着,但他卻沒有見到自己的父皇,落得個兵敗自殺的下場。】
扶蘇很好奇,沒想到後世還有與我一樣的皇子,隻是他比我有勇氣有決斷,選擇直接起兵。雖然落了個兵敗自殺的下場,但總比自己毫無反抗直接自殺要強多了。
漢武帝冷哼道:“不知道是哪個蠢貨,連自己的太子都護不住,讓奸臣随意污蔑,可見其對朝堂的掌控定然形同虛設。”
衛青有點不好的預感,每次陛下開嘲諷的時候,最後都會紮在自己的身上,這次不會也是這樣吧!
現在的太子可是我的小外甥,再加上前面說起的巫蠱之禍,陛下迷信巫蠱,奸臣借巫蠱誣陷太子,導緻太子自殺!
衛青幾乎還原了事情的真相……
【退一步講,若是扶蘇真的登上帝位,便能挽救即将崩潰的大秦嗎?】
【秦朝的崛起仰仗商鞅變法,秦朝統一天下依靠法家思想,可以說,掌握實權的朝臣都是軍功爵制的受益者,是法家的代表人物。而扶蘇卻深受儒家影響,固執的認為儒家能夠緩和社會矛盾,他即位必然會重用儒家學說。為了利益,儒法兩家定會互相攻讦,不死不休的黨争就在眼前。】
【畢竟,此時的儒家可不是被董仲舒修改過的儒家,他們固執己見,抱殘守缺,一心恢複周禮,回到上古代之治。】
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,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。
相鄰推薦:全星際都在跟我告白 纨绔(風流劫)+番外 舊人+番外+特典 離譜!包養的小白臉竟然是豪門 影公子+番外 鳳舞朱明+番外 蛇精男主太黏人[快穿]+番外 乖乖待在我懷裡+番外 死也不會放過你+番外 起源奧術 病态枷鎖 匪患 新歡 狂徒+番外 最好不過明天見 不正當關系+番外 一個塞子的自我修養 你是天邊的雲彩 報恩記/狐緣+番外 半截入土,仙子還要我做爐鼎?